昆山茂祯电子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512-50312111    0512-82092395

行业资讯

2008年中国钛白工业状况回顾与发展分析

分类:行业资讯 发布:2016-04-29 浏览:437次 Tag:

  1.2008年行业基本情况
  1.1钛矿供求关系发生本质变化,价格明显下跌
  近1~2年来,中国钛白工业所用的钛精矿的供求关系随钛白产能的过度扩张而逐渐失衡。由于国产钛矿的数量无法满足要求,迫使钛白企业和相关进出口单位采取多渠道方式从国际市场进口钛矿。2008年,中国79万t钛白产品中,除14~16万t是用26万t左右(进口约15万t,国产约11万t)酸溶性钛渣作原料、9100t是用高品位氯化用钛渣作原料生产的以外,其余62~64万t钛白粉的生产原料全部是钛精矿,所需量达到170~180万t,其中进口占100万t以上。主要的钛矿进口国除传统的澳大利亚以外,明显向印度、越南、印尼、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其中越南已成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在钛矿的品质方面,由于供不应求,势必引起质量的下滑,上半年钛矿的品位曾经从普通标准的48%直线下降至最严重时的40%以下,个别极端的甚至达到30%左右,给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也是钛白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同样因供求关系紧张,即使品质每况愈下,钛矿的价格却快速飙升,每吨从一年前的数百元猛涨至2008年二季度的1700~1800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涨幅达到1000~1200元/t。按实际的品位计,每吨钛白产品的钛矿消耗至少接近3t,相当于成本上升3000~3600元。但自二季度后期起,由于众多因素的综合性影响,钛矿的总体市场形势已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实际上,自2007年下半年起,钛矿的供求关系已渐趋稳定。由于进口量继续保持高位,国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而钛白新增产能远低于预期,已有钛白产能的开工率又严重不足,从根本上改变了钛矿的供求关系,价格也大幅回落,至第三季度末,全国钛矿的总体价格降为1000元/t左右,比高峰时跌1/3~1/2左右。到第四季度末,国产钛矿价格基本维持上述水平,而进口矿价格已跌至900元/t左右。国内一些新的钛矿开发商的产品尽管采取多种促销方式,但也很难寻找到买主。
  在钛矿的进口方面,2008年前7个月的进口量基本维持2007年的高位水平,但后期连续波动和下降,全年共累计进口钛矿1067148t,同比下降155863t,降幅达12.7%,这很明显折射出了市场需求量萎缩的信号。
  1.2硫酸价格冲高后大幅回落
  硫酸是中国钛白工业另一种重要原料,按企业对废酸利用水平的不同,每吨钛白产品约消耗硫酸3~4t(100%计)。
  2008年年初,硫酸市场继续延伸上年价格猛涨的势头,至3~4月间达到最高历史纪录。当时,每吨用硫磺生产的硫酸的价格大致在1800~2000元,硫铁矿制硫酸和冶炼烟气制硫酸的价格相对低一些。
  同样与钛矿市场类似,2008年5月份以后,中国硫酸的市场价位也出现明显的下降,至二季度末,下降的幅度也达200~400元/t左右,到8~9月份,全国平均只有1000~1300元/t。进入四季度,硫酸价格直线下降,有的地区几乎一天一个价,至11~12月份,全国的硫酸价格陡降至300~400元/t左右,比10月份下降50%以上。华东地区的价格是全国最低的,一度达到200元/t以内。
  2008年硫磺和硫酸市场行情的剧烈变化,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即使在当年二季度举行的全国磷肥行业年会上也未有这方面的预测。
  1.3钛白价格先升后降
  在原辅材料和能源等综合性成本全面提升的压力下,钛白企业能直接消化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钛白产品价格。2008年上半年,多轮提升后的产品价位是:锐钛型13000~14000元/t,金红石型是15500~16500元/t,但两者当时的制造成本已分别达13000元/t和14000元/t以上,企业仍处于亏损或临近亏损边缘。2年前,国产硫酸法金红石型产品和进口的同类型产品的差价约为5000元/t,而2008年二季度末已缩小至2000元/t以内。在国产钛白产品的品质未有实质性提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其价格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产品的性价比对用户而言是首选的要素。
  由于主要生产原材料降价明显,二季度钛白企业的开工率也稍有提高,产量增大带来市场压力的增加,致使二季度末钛白产品(起始于锐钛型)价格开始明显回落,季度内降价幅度达到数百元,南方地区幅度更大,有的每吨下降1000元以上。
  到第三季度,钛白产品降价趋势更为明显,锐钛型产品已接近11000元/t,到11~12月份,普遍降到9000元/t以内,大多数企业产品价格在8000元/t左右,部份低至7500元/t。与此同时,金红石型产品的价格也直线降到达14000元/t以内,有的已跌破13000元/t。到2008年末,多数企业实行停产或限产措施,产量的暂时下降对维持产品价格的稳定起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市场上的钛白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短时间内略有提升。但这种小幅提升的代价是产能利用率的大幅缩减。当年底行业的开工率大致只有50%左右。
  1.4进口量继续高位运行,出口量大幅下降
  (1)进口
  2008年,中国的钛白进口量仍然保持较高位水平,全年共进口钛白粉250546t,相当于2006年的水平,比2007年减少25755t,减幅为9.3%。这表明:国内高端市场需求量的急剧萎缩,但从另外意义上也可以表明国产钛白产品品质有一定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进口产品,用于中高档次领域。
  (2)出口
  2008年,中国的钛白出口量继续延续2007年下半年的低迷格局,各月的出口量同比分别有不同程度下降。全年累计共出口钛白粉只有74523t,同比下降63450t,降幅达46%。
  2008年中国钛白粉的出口量只相当于2006年历史最高记录的38%,为2007年水平的54%,是近7年来最低的,只比2002年稍多一些。
  1.5生产成本结构
  钛白生产中主要的成本有以下几块:原料(钛矿、硫酸)、能源、环保、设备折旧及维修、人工等。无论是金红石型还是锐钛型产品,原料所占比重最大,一般达55%左右;其次是能源,锐钛型产品占16%左右,金红石型产品占30%左右;依据各企业废副综合利用程度的不同,环保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通常达8%~10%;包括人工、设备折旧和维修费用在内的其他总费用为15%~20%.
  在目前的市场价位下,由于各生产企业对原料(钛矿、硫酸)来源、废副产物利用程度、能源类型、总体规模等因素差别,锐钛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大致在6500~8000元/t,金红石型产品大致在8500~10000元/t。
  1.6《反垄断法》的影响
  中国自2008年8月1日起实行《反垄断法》,钛白粉被点名涉嫌价格垄断产品,这引起全行业的高度关注。根据《反垄断法》,禁止行业组织、协会召集有关企业商讨价格问题,统一调整有关价格;禁止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大企业、重点企业主导有关行业会议,出面协调制订有关商品价格。对行业组织而言,不能认为协调价格是“行业服务”。一些企业为督促其他企业遵照执行,会联手签订书面价格协议,或者在相关会议纪要上签字,这些都是主管部门查处价格垄断的直接证据。一些企业自行组织或通过行业组织协调,相互串通,合谋调价,是严重干扰市场秩序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钛白企业在各自的市场销售运作过程中,决不能做出违反法律的动作,产品价格的调整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不低于成本的基础上进行。
  1.7主要生产商、总产能和总产量
  2008年,中国不含后处理及加工型的全流程大小钛白企业共有约70家,总生产能力为150万t/a左右,但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且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钛白企业只有56家,它们分别属于46个生产商,其中产能达到1万t及以上的钛白生产商共有38个,而当年实际产量达到1万t及以上的有29个,它们分别是:
  (1)
  (1)山东东佳(含金虹、钴业、三盛)
  (2)河南佰利联
  (3)四川龙蟒钛业
  (4)云南大互通(含攀枝花大互通)
  (5)江苏太白
  (6)攀渝钛业
  (7)安纳达钛业
  (8)漯河兴茂钛业
  (9)中核华原(含云南玉飞达)
  (10)藤县金茂(含梧州佳源)
  (11)淮安飞洋(含玉门静洋)
  (12)湖南永利
  (13)苏州宏丰钛业
  (14)济南裕兴
  (15)江西添光
  (16)宁波新福
  (17)苍梧顺风
  (18)广西德天化工
  (19)无棣海星煤化工
  (20)云浮惠沄
  (20)攀枝花鼎星钛业
  (22)广西平桂飞碟
  (23)盐城福泰
  (24)攀枝花兴中钛业
  (25)中国蓝星新材料广西分公司
  (26)南京钛白
  (27)攀枝花卓越钒钛
  (28)攀钢钛业
  (29)武汉方圆
  以上29个生产商的2008年钛白产量之和为687422t,占全国总产量的87.3%。
  2008年,中国金红石型钛白的生产商共有14家(不含只生产金红石型粗品、表面处理型企业),其中当年产量达到1万t及以上的有8家,它们依次是:
  (1)山东东佳
  (2)四川龙蟒钛业
  (3)河南佰利联
  (4)江苏太白
  (5)攀渝钛业
  (6)中核华原
  (7)济南裕兴
  (8)漯河兴茂钛业
  这8家生产商当年的金红石型的产量共有287920t,占全国金红石型产品总量的80.5%。
  2008年,中国锐钛型钛白产量达到1万t及以上的生产商共有18家,它们依次是:
  (1)云南大互通
  (2)安纳达钛业
  (3)淮安飞洋
  (4)江西添光
  (5)苍梧顺风
  (6)广西德天化工
  (7)无棣海星煤化工
  (8)云浮惠沄
  (8)攀枝花鼎星钛业
  (10)湖南永利
  (11)河南佰利联
  (12)广西平桂飞碟
  (13)中国蓝星新材料广西分公司
  (14)藤县金茂
  (15)攀枝花卓越钒钛
  (16)武汉方圆
  (17)苏州宏丰钛业
  (18)漯河兴茂钛业
  这18家生产商当年的锐钛型产品产量共有294969t,占全国锐钛型产品总量的75.5%。
  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统计,2008年,中国共生产钛白粉787238t,比2007年下降21万t,降幅达21%;比2006年下降7万t,降幅为8%,这是中国钛白行业经历了自1998年起的连续十年增长期以后的首次年度下降。
  2008年的中国钛白产量中,金红石型占35.6万t,比2007年下降4万余吨;锐钛型产品占39万t,同比下降14万t。
  2008年,中国产能达到万吨级及以上的38家钛白生产商的综合产量共有752238t,占全国钛白总产量的95.5%。在这38家生产商中,产量比2007年增加的有8个,占总数的21%;下降的有28个,占总数的74%;另2家属于当年新投产企业。在产量增加的生产商中,增加最多的达14500t(原因是扩产项目投产,即总产能增加),增幅为54%;在产能下降的生产商中,减产最多的为17795t,降幅达78%。
  山东东佳集团2008年的金红石型产品和综合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79000t和85500t,连续第5年位居行业首位。四川龙蟒集团和河南佰利联是业绩增长较快的另两家企业,尤其是四川龙蟒的产品品质及稳定性在业内外均享有盛誉。
  2.近期行情和前景
  2.1原料价格趋于稳定
  因全行业扩产(包括新建的和现有生产线技改增加的)的钛白产能远低于预期,而现有企业的生产线又因开工率不足,钛白行业对钛矿的需求量也相应下降。而从供应方面看,2008年国产钛矿数量已达到150万t左右,进口量虽然降至107万t,但当年的市场供应总量仍达250~260万t左右的高位水平。由于2008年钛白产量的明显降低,在钛渣的供应量(进口+国产)仍维持上年数量级的前提下,致使钛矿供求关系发生明显改变,即:中国钛矿的总体形势已供过于求,价格的稳定或下调是必然趋势。目前,全国的钛矿均价已降至800~1000元左右(含税价),又恢复至2年前的水平。这将迫使供应商必须注重钛矿品质的提高,以利于用户选择。
  在硫酸市场,由于其消费量近70%左右是化肥工业,化肥工业的盛衰是导致其价格变化的最根本性原因。2008年11月份,国家放松了化肥的出口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化肥生产,相应地增加了其对硫酸的需求量,这是年末时硫酸市场价位在经历了多时的连续大幅下降之后,呈现小幅上升的直接原因。但中国化肥工业总体上更是产能过剩,其疲弱的市场形势导致硫酸市场迄今未能有实质性的变化。
  2.2市场行情难以根本改观
  2008年二季度以来,国内钛白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越发明显,需求的疲软是价格下滑的最直接因素。全国锐钛型产品价格由高峰时单价13000~14000元一路回落,到了第四季度末,普遍降破9000元,部分产品低至8000元以内。金红石型产品也由16000元左右大幅降至13000元以下,与进口同类型产品的差价拉大到6000元以上。近期,一些企业在尝试提高产品价格,但幅度有限。因为从根本上看,还未出现全面和大幅提价的市场支撑条件。目前,国产金红石型产品的普遍价位在12000元/t或略高一些,锐钛型产品普遍在8000~9000元/t。但也此同时,表观需求量却有明显增大,表明下游用户市场在回升,另外,有实力的经销型中间客户和终端用户借机补充和扩大仓贮量,因为上述的产品价位,实际上已到谷底。但这种趋势难以持久。虽然国家连续出台多项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但要真正辐射到钛白行业,还需多重环节和时差。预期当前低迷的市场形势近期不会有实质性的改观.
  2.3产业重组和整合速度加快
  2008年一季度,中国钛白行业有多达20%以上的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间隙性停产状态,一些骨干型企业也不得不压缩产能。全国除自有硫铁矿制酸、兼有磷肥、磷化工或相关系列产品的企业外,锐钛型产品企业全线亏损,金红石型产品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或也亏损,全行业的经济盈利水平达到历史新低。在如此严峻形势和环保压力下,有多家中小企业自2007年底一直不能正常运转,其中有的已开始拆除。此后,由于原材料的大幅降价,一些时停时开的企业虽然短时间内又在恢复生产,但因市场环境的明显恶化,这类企业的前途堪忧,有很大可能将被逐渐淘汰出局。
  2007年以来,国家对包括钛白在内的“两高一资”类产业连续出台一系列的制约性政策,将促使更多的企业淡出钛白产业,迫使更多的扩产工程搁置或调整计划。与此同时,有较强实力的厂商可趁机从中受益,行业两极分化将更为明显,这样的结果总体上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先进产能的发挥,有利于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2.4产品质量和档次快速提升
  现代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是产品的品质,其次才是价格。中国目前市场上的进口硫酸法金红石型产品和同类型国产品的差价已达到5000~7000元。而对国内钛白行业,以与国际一流锐钛型产品最为接近的攀钢PTA120的价格为例,一直高于其他国内锐钛型产品;而攀渝钛业的金红石型新品R-298,据介绍可以替代进口同类型产品,所以价格也与之最为相近,这些都是性价比的最直接体现。
  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低迷化是促使产品质量提升的最佳时机。从酸溶性钛渣到多渠道的钛铁矿,为选择优质原料提供了基本保证。业内一些骨干型企业,应充分利用此时机,利用自身生产技术和装备技术的优势条件,努力和快速提升产品品质,为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暂无


收缩
  • 电话咨询

  • 18068087786
  • 15306265299